疫情过后的中国,武汉

疫情过后武汉人上班的场景
2019年12月中旬,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引发的肺炎袭击了中国武汉这座城市,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国家和多个兄弟省市一起帮助下,历经4个多月的抗争,终于打赢了这场疫情防疫阻击战。
疫情过后会对武汉产生哪些影响呢?
主要影响肯定还是经济方面的影响
首先声明,以下仅代表我个人的意见和猜测
1.大量中小企业因为疫情停工,市场对武汉的心理因素还有疫情对这些企业的软实力,市场粘性的冲击减少对武汉企业的订单甚至市场被取代,而收入下降成本支出使不少企业面临倒闭的状况;中小企业,民营经济非常困难…这些不是一时半会能够改变,所以武汉出现倒闭潮,资本资金撤退潮并不奇怪,这些撤退的资金很有可能是中小企业,科技企业,这种冲击就是让科技企业受到很大的冲击,人才会大量流失,而科技产业,民营经济是非常重要的,他们起不来的话,武汉很快恢复是不可能的。
2.伴随以上因素,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科技产业的破坏,导致了很多人失业,我也伴随其中(但庆幸的是已步入正轨),因为武汉经济不好,这些人会想办法在全国各地找工作谋生,伴随的是武汉很多产业特别是科技产业民营经济的产期低迷,产业相当于破坏掉后重新发展,但是面临市场被取代的情况,这样要恢复以前的市场份额和发展水平是很困难的,需要时间,可能5年,可能10年,但是恢复的这些时间受影响不大的城市会提前恢复正常发展轨道,武汉要实现以前的优势已经不大可能。
3.老百姓的收入也受到很大的影响,购买力下降,对消费产生不小的影响,而消费是经济的推动力之一。
4.因为以上因素带来武汉市场的萎靡,优势人才产业有撤离的风险,特别是导致了很多产业资本撤离了武汉,带来的影响是武汉面临很难吸收好项目的落地,长期以往优势项目会落地到周边省会,武汉很难参与竞争,这就是相当于发展轨迹被破坏了,各种企业的投资意愿会避开武汉,这种长期影响可能会损失掉武汉长期积累下来的吸引力,带来的影响就是让武汉潜力大打折扣,搞不好在华中的地位拱手让人,而且概率很高,以后也很难扭转的
5.疫情给人们心里上带来很多长期的负面影响会让人潜意识觉得武汉是个不好的地方,科技产业,高端产业的人才可能会避开武汉,削弱了武汉对资金,产业和人才的吸引力,这样产生的长期影响可能严重削弱武汉的发展潜力和吸引力,好的项目可能会考虑其他城市。
我这里给今年武汉的GDP总亮做个估算,当然会有不准确的地方。取决于政策的力度多大,假设今年让武汉经过疫情正常发展,假如政策和周边省份一样的话,今年武汉的总量分季度可能是这样的:一季度-70%,二季度-55%,三季度-45%,四季度-35%(因为考虑到武汉三产占比接近60%,三产包括科技产业冲击可能会很大,中小企业影响很大,二产也会因为市场被取代影响大,很多中小企业可能会碰到困难可能倒闭很多人可能失业…武汉今年开始将会非常困难 加上国际环境也不好) 实际上假设四季度能恢复到去年7成武汉今年就非常棒了,明后两年就能慢慢恢复 所以2020年武汉的GDP有可能是8000亿元左右 经过这个分析 武汉今年比较差的情况是GDP只有2019年的一半 当然这是个人分析,还要看具体政策能对冲多少 假如政策足够,今年说不定能保住万亿GDP 但是综合来看 今年在中部的总量肯定是不如郑州长沙的,甚至不如合肥 毕竟武汉影响大很多。
另外,这里给武汉未来几年的GDP做个个人预测假设今年四季度的季度GDP同比-35% 今年有可能是8000亿,2021全年恢复到2019的70%的话 2021是11356亿;我估计因为以上因素,恢复不太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有个过程,后面的年增速可能在12%左右,这样计算的话武汉2022GDP可能是12718亿;2023是14244亿;2024是15954亿;2025可以恢复到2019年的总量 但是这个恢复时间 很多城市的总量也起来了 所以以上分析我认为武汉的中部最大城市位置很大概率会被取代 更不可能接近北上广了,这次疫情相当于把武汉的正常发展轨迹打乱了,武汉的潜力也就大概率削弱了,以后在中部的位置大概率让给其他城市 不过没必要太在乎中部C位,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减少损失,尽快恢复 心里负担轻一点多做好内功,把民营经济发展起来吧,总有一天不会太差。